“同一”起跑线----处理新生起点差异的尝试

2019-08-20 15:10

摘自:《信息技术教学网》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机房,学生们都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井然有序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我先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与几个基础较好的孩子交流了一下他们的作业情况,然后给他们布置了新任务 ----Flash 中遮罩和引导线的使用,接着他们开始自学;我则领着其他同学开始继续学习 FrontPage 中框架的使用 ……

针对高一新生起点差异较大的现实情况,我采取以上做法已有一段时间,希望能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使他们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分层编排座位

在学期开始之前,我以调查问卷和摸底测试的形式掌握了各班学生的水平现状(一般每个班高起点的学生为 6 ~ 10 个,低起点的学生为 10 ~ 18 个,中等起点的学生为 30 个左右)。在实际座位安排上,采取如下图的分组形式,即在一个高起点的学生两边安排两个低起点的学生,在教师无暇分身的时候,使低起点的学生能够及时得到高起点的学生的帮助和指导 ---- 行为 A ;而高起点学生在指导低起点学生的同时,也可以相互进行交流 ---- 行为 B ;中等起点的学生都被安排在一起,使他们可以在互学、互练和互相讨论中共同提高 ---- 行为 C 。

分层安排教学内容

我将上课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高起点的学生和中低起点的学生分别学习完全不同的内容 ---- 高起点的学生学习①网络基础及其应用、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初步和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低起点的学生学习②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简介、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网络基础及其应用和程序设计方法等;而中等起点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完成②的基础上选学①的内容。

分层使用教学策略

1 、课前准备-设计不同的学案

每一节课之前,将所要讲的内容分为 “ 基础 ” (针对 B 、 C 组)和 “ 提高 ” (针对 A 组)两部分内容,分别制作成学案。学案中包括 “ 学习目标 ” 、 “ 知识准备 ” 、 “ 基本练习步骤 ” 、 “ 小技巧与小方法 ” 和 “ 应用与创新 ” 等模块。 B 、 C 组虽然都学习 “ 基础 ” 部分,但对他们的要求有所不同:对 C 组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 “ 基本练习步骤 ” 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 “ 应用与创新 ” ,即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创建自己感兴趣的有关作品,或围绕教师推荐的若干主题创建相关作品;对 B 组学生则要求在完成 “ 应用与创新 ” 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 提高 ” 部分的内容。

2 、教学过程 ---- 通过网络教学系统分别面对不同组别进行教学

刚上课时,利用 3 ~ 5 分钟,面向 A 组学生教学:首先点评 2 ~ 3 个学生提交的作业,然后,给他们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接下来, A 组学生开始自学。(以上过程可以同时带上 B 组的部分学生,他们可以通过 “ 电子举手 ” 告知教师自己是否愿意加入 A 组接收广播教学。)此时,是 B 组和 C 组学生自由上机的时间,他们可以继续完成上节课没完成的作品,也可以预习新知识,或者尝试学案中特别为这段时间准备的栏目 “ 小技巧与小方法 ” 。

随后,教师开始面向 B 、 C 组学生教学:如果有最新提交的作业就进行点评;否则,进行新内容的教学:提出新的学习任务,并简单演示任务的完成步骤,之后,让学生通过网络访问学案,对照学案边练习边自学。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对 C 组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际操作的个别辅导。

临近下课前 3 ~ 5 分钟,大部分 B 组学生都已经能基本完成 “ 应用与创新 ” ,几乎所有的 C 组学生都完成了 “ 基本练习步骤 ” 中的内容,开始尝试 “ 应用与创新 ” 。此时,针对 B 、 C 组学生进行小结,并展示 2 ~ 3 位学生 “ 应用与创新 ” 的实例,给其他学生以启发,并鼓励大家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多应用、多创新。

3 、教学反馈 ---- 作业提交

每节课结束时,要求学生利用教学软件的 “ 作业提交 ” 功能,将自己的成果 ----Word 文档、多媒体作品、网站、程序或数据库文件等提交给教师,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及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

教学反思

1 、课堂效率高

以前,进行广播教学时,经常有学生东张西望、心不在焉;而在自由练习时间,总有学生时不时地拿眼角朝我这儿瞟,观察我的动态,一旦我朝他走过去,就赶紧手忙脚乱地关闭窗口或重新启动计算机。我知道,他们肯定是在玩游戏,可是布置的任务他们已经完成了,批评起来总不能那么理直气壮。现在,在课堂巡视时,我注意到绝大部分学生都很专注地盯着屏幕,偶尔互相讨论一下,我很欣慰他们都能用心学习。

2 、学生反响好

“ 开学拿到课本时,发现上面的内容我都会,再学不是浪费时间嘛。可是一上课,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老师机器里有那么多好东东,学起来很有意思 ……”---- 基础较好的学生如是说。

“ 以前从来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上第一节课时看着旁边的同学和老师对答如流,心里有点自卑,担心自己跟不上。可是按照老师的学案一个一个地学下来,发现学得挺轻松呢。 ”---- 基础较差的学生如是说。

3 、工作量较大

在采用以上策略进行教学时,学案的编制是关键,教师要编制完全不同的两个学案,而且学案中的 “ 练习步骤 ” 部分要尽量详细,能有效指导学生的自学。这样一学期下来,相当于编制两册上机辅导,工作量很大。

比较理想的情况是:能选择到分别适合高起点学生和中低起点学生自学的课本,编制学案的工作就能简化许多。

4 、课堂管理有难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 2 类教学内容, 3 个教学要求,有多少学生就有多少教学进度,这对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要让学生进行 “ 应用与创新 ” ,就要提供足够的素材;否则,要提供学生上网搜索素材的机会,可是,缺乏有效指导和监督的搜索目的性太差。

5 、教学评价较复杂

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分开评价,分别参照不同的起点,给予较公正、客观的评价。理想的评价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种评价不是和别人比较,而是对照自己,看出自己前后不同的学习情况,不过实施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