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国学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听听专家怎么说

2019-09-07 14:49

千龙网综合近日,两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近两年“国学”热不断升温,“国学“到底是什么?也许在不同的场合,国学会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如何传承国学?似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已成公理共识,但究竟何为“精华”,何为“糟粕”?衡量标准又是什么?公众对国学传承的讨论从未间断。

到底什么是国学?

据中国文化研究专家刘梦溪介绍,“国学”这个词汇,在《周礼》里就有。但只是指国立学校的意思。比如位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宋朝的朱熹创立,它的前身,在唐朝末期的时候,曾经叫白鹿洞国学,明显是一所学校。现代国学的概念,则出现于晚清,是跟西学相比较而存在的一个概念。我所看到的材料,最早是在1902年,梁启超和黄遵宪通信,两个人使用了国学的概念。当时讲国学的学者,除了上面提到的梁启超、黄遵宪,还有章太炎、刘师培等人。即使如此,大家也都没有对国学的概念进行分疏。

第一次探讨到底什么是国学,并给出定义,是在1923年。1922年底,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门,随后创办了一个刊物,叫《国学季刊》。这个刊物的发刊词,是由胡适写的。胡适在发刊词里给国学下了定义,称“国学就是国故学的省称”。国故学这个概念从哪里来的呢?出自章太炎1906年出版的一本名为《国故论衡》的书。那什么又是国故呢?所有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人物、制度、语言等,就是国故,研究这套东西,就是国故学,简称就是国学。这是第一次有学者对国学的概念给出了定义。

学术界比较能够一致同意的国学定义,即国学就是中国固有学术。而什么又是中国固有学术呢?先秦的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代的理学、明代的心学、清中叶的朴学等等,这些都是中国的固有学术。但如果以这些内容作为国学的内涵,与一般的民众,与国民就不容易发生联系了。

国学学什么?

梁启超:古代文化典籍应理所当然地构成“国民常识”之基础

国学大师梁启超曾说,“常识者,谓普通常识,人人所必当知者也,夫所谓一物不知而引以为耻也,又非谓穷学理之邃奥,析同异于豪芒也。然而自然界、社会界之重要现象,其原理原则,已经前人发挥尽致,为各国中流社会以上之人所尽能道者,皆须略知之;又本国及世界历史上之重大事实,与夫目前陆续发生之大问题,其因果相属之大概,皆须略知之。然后其持论乃有所凭藉,自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他还特别强调:“做人要有做人的常识,做国民要有做国民的常识。晓得本国文献,便是国民常识的主要部分。”古代文化典籍应理所当然地构成“国民常识”之基础,如“其书遂形成一般常识之基础,且为国民心理之总关键”,其中的《大学》、《中庸》,形成国民常识之一部,其地位与六经诸子相并。故凡属学人,必须一读,无可疑者”;“其语调字法,早已形成文学常识之一部”。如谓“《左传》自宋以来,列于《五经》,形成国民常识之一部。故虽非专门史学家亦当一读;”《礼记》“诵读之广,次于《诗》、《书》,久已形成国民常识之一部。其中精粹语有裨于身心修养及应事接物之用者不少。故吾辈宜宝而读之。”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不只学行为举止,还要学精神

“国学是相对西学而言,指一国故有之学,涵盖面很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道出了国学的本义。他认为,国学在当代社会应该传承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可以代表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东西,尤以儒家为重。当然,无论是“孝”还是“忠”,在当代都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对象。

的确,在传统文化普及的课堂上,“孝”“礼”等德化教育一直是国学最突出的内容。然而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学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于江山看来,这样理解国学却显得太“狭隘”。

“道德礼仪教育只是国学最基础的层面,而国学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塑造民族精神和信仰。”于江山认为,国学必须作为重建当代国人精神世界的源流之学,不只是行为举止,在精神层面也应扎下根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学习民族性

无论是“孝悌忠信”还是“源流之学”,这一具有价值取向的精神内核也并不为所有人认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就认为,国学的文字、审美和艺术价值,就比传统的三纲五常更有助于确立我们的民族性。

著名演讲家李燕杰:学堂堂正正做人、真真切切做人、清清白白做人

把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视为国学太宽了;只剩下儒家、道家、释家三家太窄了,不行;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说是国学,太低了;把《三侠五义》、《小五义》说成国学太俗了;把纪晓岚搞的《四库全书》都说成国学太泛了。学国学不能太宽,不能太窄,不能太低,不能太俗,不能太泛。学道教,不要搞消极,讲《道德经》、《南华经》,渐渐变宽心;学佛教,学《金刚经》,最后不要封建迷信。要以经增智,以道强慧,以儒修身,以佛养心,以墨济民,以兵安邦,以黄养生。儒家是入世的,要做到有为;道家是出世的,要做到无为;佛家在出入之间讲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讲与人为善。而《黄帝内经》则是养生的,所以叫“以黄养生”。学儒家,应该堂堂正正做人;学道家应该真真切切做人;学佛家应该清清白白做人。

怎样传承国学,并将其贯穿国民教育

中国文化研究专家刘梦溪:精选《论语》、《孟子》作为教材

古人留下的“六经”文本比较难读,而且《乐经》已经失传,剩下的是“五经”,现在若想直接作为学校的课本是困难的。但有一个简洁的方法,就是孔子和孟子的思想,根源都在“六经”。《论语》是把“六经”的基本义理,化作了日用常行,比较好读,也很亲切。《孟子》相比《论语》已经复杂了一点,孟子爱讲话,文字显得多。但可以选读,大家可以把《论语》和《孟子》看做是进入“六经”简捷途径。

如果要把国学与国民教育联系起来,首先应该承认目前国民教育中的缺失,然后按照马一浮对国学的定义,将“六经”作为国学的主要内容。如果这个意见能达到一致,可以从小学开始开设国学课,主要以精选《论语》《孟子》作为教材,等到小学高年级以及初中、高中、大学,再慢慢加上“六经”的精选,和必要的文言文写作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价值教育。

这是一个很慢的过程,是“百年树人”,不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就能够完成的,是几百年的事情。如果这个教育能够成立,那么百年之后,“六经”里那些流传千年的中国基本价值理念,就能化进我们的生命里,成为国人身上的文化识别符号。

国学教育家张其成: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为主

国学教育家张其成认为国学课应该从娃娃开始上起。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为主,寓教于乐。首先要选取适合孩子年龄段的国学经典,比如小学生,应该读蒙学、四书、古诗词,并适当讲解文意,不必过度诠释。要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比如,齐读、领读、唱读、轮读。

读经典书是快乐的。但是,现在小学生没有好好读经典。很多经典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语文教学就是找出文本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其实国学教育应该重视情境教育和形象教育,要让学生回到文本所描述的那个场景中去,去体悟古圣先贤的真善美的魅力。要在经典中和活生生的人物对话,体会颜回的安贫乐道、庄子的潇洒快乐……还可以根据经典内容编排节目。不要当作知识教。所以我一再讲,学国学不是学知识,而是开智慧。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叫智慧;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叫知识。

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知名国学专家吴光:学以致用,反对教条主义

国学如何进校园?我想方法上要注意三点。

一是由浅入深,让学生反复阅读。小学可以选蒙学读本,中学可以学四书五经,其中《论语》的地位非常重要,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含为人、为学、为政等诸多方面。

二是编撰国学教材和邀请名家讲座。这次元培中学编撰的《国学与美德》读本很好,既汇集了国学精华,又浅显易懂,而且注重实践,是一本难得的普及型读物。学校还可以多邀请一些名家做讲座。

三是学以致用,反对教条主义。学校可以组织开展读书会、国学知识比赛、中华经典朗诵等活动,倡导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王阳明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他有四条原则,立志、勤学、改过、择善,绍兴作为王阳明思想的发源地,可以好好挖掘。

文章来源:东城教研 光明网 网易 中国网 搜狐等